行业资讯

研报精选|工程机械出海研ng体育(中国)科技股份公司究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4-02-17 10:33:25

  NG体育/导语:每天都会留出时间过一遍卖方研报,若发现高质量内容,很愿意和球友们做个分享。不定期发布,宁缺毋滥。/

  和大部分制造业宿命一样,工程机械板块在经历了国内大发展后,往后就需要看出海进展,正好晚上看到有券商报告覆盖,和球友们分享。

  1)初步探索(2012年之前):早期我国工程机械的技术和产品性能与外资差距较大,行业主要处于进口替代阶段,比如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分别收购了当时混凝土机械国际“三巨头”施维英、普茨迈斯特、意大利CIFA。

  2)稳步发展(2012-2015年):国内行业周期下行,出口占比“被动”提升,同时我国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针对60多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倡议,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工程机械产品的出口需求。

  3)蓬勃出海(2016年至今):通过“一带一路”基建合作持续拉动“搭车”出海,我国工程机械企业逐步形成海外建设基地、本土优质服务、跨国兼并收购和全球产品研发的“四位一体”国际化发展模式,转向“自主”出海,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

  2016年后挖机出口持续较快增长,出口量级也上到新台阶,并在2021年增长提速。2023年以来,高基数下增速放缓,伴随我国主机厂全球竞争力提升,出海前景依然广阔。

  挖掘机、汽车起重机等传统工程机械从2016年开始快速出海,而叉车、高空作业平台在相对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快速出海。

  1)产品技术壁垒、国产化进程导致的差异:以挖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品工况恶劣、场景复杂,产品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同时,国产化发展进程相对也晚于叉车。

  2)电动化引领的弯道超车:我国电动叉车和电动高空作业平台的快速发展,使二者相对较早地在国际市场实现了弯道超车。

  一方面,挖机等传统工程机械的单车价值量较高,客户对产品耐久性等要求较高,重视残值率,重置成本相对较高,终端客户对品牌较为关注,且需要制造商进行产品本地化改进,搭建销售网络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不同产品客户属性不同,工程机械重点客户较为分散,叉车、高空平台的客户以B端客户为主。

  全球工程机械接近万亿市场,2022年中国市场仅占14%左右,海外空间广阔。

  伴随龙头全球竞争力提升,出海将成为行业二次成长的重要机遇,未来几年仍将处于出海快速增长期。

  1)工程机械:欧美成熟市场容量预计相对稳定,市占率提升是主要逻辑;新兴市场建设类投资步伐有望加快,叠加城市化率提升催生新增需求,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容。

  2)高空作业平合:高机在全球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此外我国前三大高机制造商徐工机械浙江鼎力中联重科的市占率距离全球TOP2的JLG和Genie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叉车:我国叉车内企2022年国内销量口径市占率约90%,而海外市占率仅约25%,海外份额仍有提升空间。

  整体而言,2024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虽然在较高基数上可能会有所边际降速,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国内周期触底企稳,优选业绩优异、出海竞争优势领先及低估值的龙头。

  “全球工程机械接近万亿市场,2022年中国市场仅占14%左右,海外空间广阔”。这是一句很迷惑人的废话。日本丰田工业的叉车年销量和安徽合力接近,都是30万台上下,但是年销售额,两者是5倍以上的差距。三一重工的挖掘机销量已经超过卡特彼勒,但是挖掘机的营业收入差距巨大。苹果手机的年销量和小米差别不算大,但是市值相差几十倍。工程机械的老大和老二,老三的差距,不亚于苹果和小米的区别。仅仅靠量是没有用的,要靠质的提升。

  中国制造的量已经足够大了,很多产品的产品都已经占据了世界的第一。再靠量,这条路已经很难了,别人也会和你冲突。只有靠质。国内很多巨头,产品的销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世界第一巨头,但是利润和市值差异巨大。由大变强,是下一步的主题。国外巨头为什么强?我之前说过一些案例。我个人看法,国外巨头很多是六边形战士。举个例子,法国施耐德=断路器巨头+工业软件平台巨头+中高压变频器巨头等。而中国的良信股份呢?再比如,宏发股份已经是行业龙头了,但他很清醒,去年Q3纪要提到,“具体来说,在继电器产业上,宏发将致力于驱动由大变强的转型,推动从单一继电器产品到多元化产品线的全方位发展,以及实现从单一的继电器产品向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领域。这也是目前头部继电器企业正在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相比于传统只售卖单一的继电器产品,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领域,无疑会带来更高的利润率与用户黏性,也能更好地了解需求端,根据需求端反馈进行产品开发。”宏发股份依然只是大而不是强。

  软件公司还有个问题,大模型正在崛起,它可以碾压很多传统软件。就像这两天的openAI的文生视频功能一出来,美国几百家创业软件一夜之间都失去了生意。AI大模型就象过去的电商一样。开始亚马逊只是上网卖书,后来才开始卖其它最后,最后开始卖电子书,视频流媒体等虚拟产品。AI大模型也是一个更牛逼的平台,以后的能力边界远超曾经的电商龙头亚马逊。所以,买软件公司,要考虑会不会被AI大模型降维打击?

  还有一个,中国制造业产能转移国外,这是个大趋势,这也会利空中国的能源股。

  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合力、三一、小米们仅靠提质增效,就有5倍以上的成长空间,同时还附带着可想象的销量成长空间?

  软硬结合也有问题。举个例子,CIS芯片和MCU,虽然都是芯片,差异很大,前者是纯硬件,后者是软硬结合。可以看到头部公司例如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瑞萨,都是在拼命搞软件平台。2024年2月14日,瑞萨电子和全球电子自动化设计(EDA)厂商Altium Limited Systems (以下简称“Altium”)联合宣布,他们已签订计划实施协议(“SIA”),瑞萨电子将根据澳大利亚法律通过安排计划收购 Altium。看到吗,人家在并购软件平台。CIS芯片,假设韦尔股份能够做出性能接近索尼的产品,价格便宜几成,他就可以卖的很好。但是MCU芯片以后软件平台越来越重要。你兆易创新的MCU再便宜,如果人家国外巨头的软件平台比你强大,客户依靠软件平台节省的人力成本,带来的性能收益,远远超过MCU芯片节省的一点小钱。

  老师说的这个让我想到了海康,但现在主业增长乏力,其他模块暂时支撑不了。不知道老师怎么看。

  /导语:每天都会留出时间过一遍卖方研报,若发现高质量内容,很愿意和球友们做个分享。不定期发布,宁缺毋滥。/和大部分制造业宿命一样,工程机械板块在经历了国内大发展后,往后就需要看出海进展,正好晚上看到有券商报告覆盖,和球友们分享。一、我国工程机械历史各时期缘何出海?br/...


相关标签:
热门产品